在二分公司天匯新材料產業園研發平臺項目現場,總有一個身影穿梭在鋼筋水泥與各類材料之間。他,便是項目材料員王佳慶。自2022年7月入職至今,在材料管理一線的磨礪,讓他從青澀走向成熟,先后榮獲公司“青年崗位能手”和“優秀共青團員”等榮譽,以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。
精準核驗,力保材料無差
4月8日晨光熹微,王佳慶身著工裝,手持鋼筋驗收GB50204規范手冊,目光如炬,走進鋼筋堆場。他將收訖單與盤螺爐批號、規格一一對照,每核對一項,都要用油性筆在單據上做上標記。兩個小時悄然流逝,在核對HRB400EΦ8盤螺時,王佳慶的眉頭突然緊皺,經計算,這批盤螺重量短缺192kg,偏差率達到1.2%,超出規范規定的±1%閾值。他立刻向卸料人員大聲喊道:“立即停卸!”緊接著,他蹲下身子,從不同角度拍攝爐批號、稱重數據,確保證據完整無缺。回到辦公室,他迅速整理材料,出具書面報告,要求廠家24小時內按合同補貨。當補貨到場,王佳慶再次投入到細致的核驗工作中,直到每一項數據都符合標準,他才鄭重地在驗收單上簽下自己的名字。望著整齊堆放的盤螺,他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盤螺關乎配筋承載,一絲偏差都可能動搖結構安全。”這份對工程質量的極致堅守,早已融入他工作的每一個細節。
嚴密把控,確保質量達標
4月30日,天氣預報顯示井陘礦區有大雨,王佳慶的注意力全在即將運來的袋裝抗裂砂漿上。他清楚,這種粉狀材料一旦受潮結塊,直接影響性能。早在運輸前,他就與廠家進行了多輪溝通,要求必須使用加厚防潮內膜封裝,外層套高強度編織袋,還要在每車貨物最外層包裹防水篷布,一點都不能馬虎。廠家被他的專業和執著打動,連連答應。當運輸車輛從廠家出發,王佳慶的手機就沒離過手,實時盯著物流平臺。突然,他發現車輛途徑區域的天氣預報顯示將有強降雨,眉頭瞬間擰成“川”字。他立即撥通司機電話,語氣急促卻沉穩:“師傅,前方將有強降雨,趕緊就近找地方暫避,一定不能讓砂漿淋了雨!”在他的指揮下,車輛及時駛入附近一座倉庫,躲過了這場風雨。5個小時后,終于等到車輛抵達工地,他立刻投入驗收工作,逐袋檢查包裝是否完整,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的破損。遇到可疑的袋子,他會小心翼翼地拆開,用工具深入抽檢內部狀況。“抗裂砂漿關系到墻面質量,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后期開裂,必須嚴絲合縫。”他一邊檢查,一邊對身邊的同事叮囑道。他用全程嚴密的把控,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,保障了材料質量,也為后續施工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“看著天匯新材料產業園研發平臺從圖紙變為現實,每一根鋼筋、每一袋砂漿都承載著建筑的靈魂。”王佳慶撫摸著驗收單上工整的記錄,眼中滿是驕傲。未來,他將朝著“三年撐起一攤,五年獨擋一面”的目標穩步前行,以專業擔當筑牢材料管理防線,在平凡崗位書寫不凡篇章。(二分公司)